每年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3日,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启动仪式在重庆中央公园举行,现场发布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同时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让科学的癌症防治知识“我知你知”。
邓蕊 摄
启动仪式上,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介绍,过去大家谈癌色变,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到谈癌色不变。过去是癌症说了算,希望在将来是我们说了算。今天,全国34个省市在同一天启动了肿瘤防治宣传周相关活动,让我们团结起来,按照整合医学的思维开展肿瘤防治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不怕癌症。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李雷霆表示,重庆历来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当前正在奋力打造西部科普中心。今年来,科协大力支持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探索科普工作创新模式,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型发展,构建具有重庆特色的肿瘤防治科普范式,得到了中国科协的高度肯定。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各类健康科普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争当健康科普的践行者、示范者和宣传者。
邓蕊 摄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癌症新增病例约480万,癌症死亡病例约260万,双双位居世界第一。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表示,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是位列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首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癌症防治,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行动。
吴永忠介绍,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人们认知的提升,我们对肿瘤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从病因预防到早期诊断,从个体化治疗到康复护理,癌症防治的科学方法正在不断更新完善,远离高危因素、做好定期筛查等正确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癌症总体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持续提高公众对肿瘤的认知和防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就要求我们持续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诊疗等内容,广泛开展癌症防治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形成防癌抗癌合力。”吴永忠说。
除了做好公众癌症防治的宣传教育,提升医疗机构防控能力,规范化开展癌症诊疗也是癌症防治的关键环节。吴永忠表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始终深入践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构建起具有西南区域特色,政府与医院、社会与医院、医院与医院、医院内部防治链条的癌症防治共同体。随着今年3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滇西分院揭牌。到目前,已初步建成了涵盖18个二级肿瘤医院、27个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5个单病种专科联盟、56家医疗协作医院,累计101个成员单位的三级癌症防治网络体系,形成了涵盖肿瘤登记、科普宣传、早期筛查、规范诊疗、康复管理的完整肿瘤诊疗服务链,实现了网络单位同质化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
活动现场,由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正式发布,该书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公众分享核心知识。此外,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也发布了“十大常见癌症误区”(详见下文),帮助民众消除错误的癌症认知。
据介绍,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启动仪式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渝北医院等承办。
邓蕊 摄
本次活动现场,来自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渝北医院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摆开了16个科普主题摊位,形成了一个“科普嘉年华”的大型“游园矩阵”,现场人头攒动。市民不仅可以亲自制作中药香囊,体验模拟麻醉插管,了解手术室门背后的事儿;还可参与科普转盘答题集印章兑换好礼,在游园的同时,了解掌握科学权威的防癌知识。
“走过路过的老师,请不要错过我们的科普嘉年华。看看,凹造型的辣椒是甜的,但凹陷的乳头需要我们警惕;生病的乳房肿块,像椰子一样硬;皱皮的百香果更甜,但皱皮的乳房则可能需要就医……”现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护士贾谢辉在乳腺癌科普展台前,用一堆蔬果做类比,向往来的市民普及防癌知识。“这种方式非常直观,便于普通人理解掌握疾病的一些早期征兆,可以很好地提醒大家要留心乳腺健康,做到早诊早治。”
活动现场还有一个“人气爆棚”的展区——“乌丝带”爱心捐发区。9岁的花花和朵朵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在理发师剪下两人及腰长发的时刻,俩姐妹对着镜头露出甜甜的笑容。“终于捐成功了,好开心!我和姐姐的头发已经留了3年,妈妈从我们6岁就开始给我们报名捐发,但是一直没预约上,现在圆梦了,可以去帮助到有需要的病人。”妹妹朵朵笑着说。
邓蕊 摄
现场,长发及腰等待义捐的不仅是女性,还有男性。“我每天都在刷‘重大肿瘤医务社工’的公众号,每次放出的捐发名额基本上都是一两分钟内就秒没,这次终于赶上了。”专程从吉林赶来的王遗风,一头“飘逸”的长发在义捐队伍中显得格外打眼。“我这头发留了5年了,就想要为癌症患者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毕竟,我也是癌症患者的家属,懂得她们的不易。”
“今天光预约来捐发的市民就有850位,另外还有200多人是现场临时要来义捐的,我们登记和剪发的工作人员都忙惨了,大家热情很高,都想为癌症患者献出自己的一份心意。”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如此表示。
邓蕊 摄
据了解,“乌丝带”爱心捐发行动开展4年来,共收到爱心人士捐出的14915份头发,已制作587份假发免费捐给了癌症患者。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众多丰富、有趣的活动,樊代明院士与50名肿瘤专家开展义诊咨询,免费开展血压检测、超声检查等,并发放癌症防治健康宣传资料。700多名癌症康复患者参加的“健康跑”活动,用积极、乐观的行动证明“癌症并不等于生命的终点”。
除了线下活动,田艳涛、支修益、陈小兵、邹冬玲等全国知名肿瘤专家线上开展“大咖科普秀”,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也组织专家开展30余场癌症防治科普讲座,将在4月陆续直播,详细分享常见癌症的防治知识,助力民众正确认识癌症,消除癌症防治误区,让大家“谈癌不再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