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术新闻
中晚期肝癌转化治疗迎来新机遇,院士领衔最新版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2024-03-06 来源:文汇报

近日,《原发性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在上海发布。该共识由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转化治疗协作组(ALCC)发起,在《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简称《2021版共识》)的基础上更新修订。该共识进一步理清概念、规范转化治疗临床路径,全面回顾了肝癌转化治疗和围手术期治疗的现状,并提出了肝癌转化治疗和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策略和实施过程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以期为推动该领域研究和临床实践奠定基础,切实惠及肝癌患者。

《2024版共识》编审委员会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沈锋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连新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惠川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必翔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任正刚教授、刘嵘教授、王征教授和《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执行副总编陈敏教授出席发布会,就新版共识作解读。

更多患者获得转化手术机会,推动肝癌诊疗迈向新征程

樊嘉院士表示,目前外科根治性治疗仍是肝癌实现长期生存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约64%的中国肝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于中晚期,虽有部分患者能从手术切除中获益,但绝大多数患者已不适合首选手术切除。转化治疗和围手术治疗可使患者实现治愈性转化,获得长期无瘤生存。近年来,中国学者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肝癌转化之路,为广大肝癌患者谋得了更多福祉。

樊嘉院士对全国肝癌领域各位专家以及《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在《2024版共识》修订编写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奉献。

滕皋军院士表示,《2021版共识》的发布不仅获得业界高度认可,并得到很好推广。三年来,介入微创以及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在肝癌领域取得快速发展,使更多患者获得转化手术的机会。《2024版共识》的问世将进一步推进我国肝癌诊疗规范化进程,助力更多患者获取生存获益。

解读共识亮点,靶免±局部治疗助力肝癌转化和围手术期治疗

王征教授详细分享了此次更新共识的要点,他谈到,肝癌转化治疗主要适用人群是CNLC(中国肝癌临床分期) Ib-IIIa期初始不适合手术切除、但具有潜在切除可能的肝癌患者。近年来,随着系统抗肿瘤治疗新模式的涌现(如抗血管生成联合免疫治疗等)以及传统局部治疗的升级,转化治疗和围手术期治疗已成为肝癌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肝癌一线系统治疗药物的获批,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有效推动了肝癌转化治疗及围手术期治疗模式的发展。

他同时谈到,系统性治疗药物联合局部治疗已成为肝癌转化治疗的常用策略。

另一方面,初始适合手术切除、但合并高危复发转移风险的患者可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多项靶向免疫±局部治疗的临床研究在肝癌围手术期治疗中展现出了不错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

“如何布局最优的实施方案,如何平衡疗效、耐药和不良反应,以及如何实施从研究到临床的转化以及临床结局的转化,仍需我国学者砥砺前行。”王征教授说。

聚焦肝癌临床实践一线,将共识理念转化为临床获益

媒体采访环节,与会专家对《2024版共识》进行多维度解析。专家表示,外科技术的进步、系统抗肿瘤治疗药物的涌现,以及传统局部治疗的升级显著提高了肝癌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为初始无法手术切除肝癌患者转化治疗带来重要契机,使部分中晚期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具体到药物方面,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仑伐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癌转化治疗领域有了非常多的突破,这为中晚期肝癌病人带来了长时间的生存。

同时,靶免联合治疗、免疫治疗单药或其他联合治疗策略用于具有高危复发转移风险的肝癌围手术期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目前已有多个相关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结果值得期待。

另外,专家提倡对肝癌转化治疗及围手术期治疗进行全程多学科MDT合作,包括外科、肿瘤内科、介入、放疗、影像、病理等科室,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全程管理,将共识理念转化为临床获益。“为了病人的福祉,提高肝癌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和持久努力的方向。”

陈敏教授表示,《2024版共识》即将刊登于《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第四期。


学术新闻
会议新闻
通知公告

© 1992-2023 , www.szaca.cn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抗癌协会 粤ICP备20210342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