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在深圳市各级医疗机构专家、学者的共同见证下,“深圳市抗癌协会乳腺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在罗湖富临酒店隆重举行。该专委会由深圳市抗癌协会批准设立,依托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旨在整合全市乳腺癌防治资源,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防控体系,为深圳女性健康筑牢防线。
(大会全景图)
应对严峻挑战,凝聚防治合力
乳腺癌常年位居全球及中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且呈年轻化趋势。深圳市自2010年起构建“市-区-街道”三级筛查网络,但筛查覆盖率不均衡、基层能力薄弱、公众认知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专委会的成立,正是为了打破机构壁垒,统筹医疗、科研与公共卫生资源,形成“防、筛、诊、治、研”一体化协作平台,全面提升深圳乳腺癌综合防控能力。
大会盛况
权威云集,共绘蓝图
成立仪式由深圳市抗癌协会理事长申维玺教授监选。会议审议通过专委会章程及首届委员名单:
主任委员:张文夏(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主任。担任深圳市乳腺癌筛查项目负责人,深圳市医防融合乳腺癌筛查项目技术指导专家)
副主任委员(13人):陈天文、严文辉、龚静山、靳淑雁、杨纾旖、易东生、黎芳、张健、刘晓岭、张军、吴恢升、郑 静、周广林等13位专家。
常务委员(32人):
陈琮瑛 陈伟财 陈 虾 冯 铎 高迎飞 郭建红 郝 晶 胡 慧 黄冬凌 贾桂静 江宗玲 姜鸿南
靳 宁 雷科锋 李 欢 李 敏 林宝行 林小颜 刘保华 刘炳光 刘红光 罗建国 彭莉娜 戚海峰
屈洪波 孙海东 谭 艳 汤红平 王红霞 王 琼 王佑权 姚晓军
委员:(86人)
常 璐 蔡翠丹 陈海霞 陈迦南 陈景森 陈 琼 陈少君 陈香洁 陈亚岩 成 洁 崔凌飞 邓 旭
樊文科 范姜铱柔 冯石坚 付 蓉 关 利 何学森 侯海琴 黄 玥 鞠进芳 兰鸿波 雷田中 黎 月
李 锋 李贵芹 李宏杰 李琼华 李文波 李 霞 李燕梅 李卓莹 梁小燕 林莲莲 蔺扬波 刘翠云
刘 芳 刘秋菊 龙丽美 吕海云 秋 黎 马红梅 马 丽 穆馥婷 欧淑萍 庞雅琴 彭湘燕 区烈良
孙微微 孙向梅 孙志伟 万光霞 万石林 王 琳 王 婷 王婉东 王文韬 王 尊 未 艳 魏远珍
温伊莉 翁丽敏 伍 希 熊志毅 徐丽娥 晏 美 杨春雨 杨怡晖 于红奎 于红梅 余志龙 张洪霞
张 斯 张一鸣 张院文 张志珊 张宗宇 赵玉琴 钟李璐 钟雪琴 周彬婷 周丽萍 周一戈 周泽浩
朱正杰 邹志英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吴波代表依托单位致辞,强调专委会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举措:“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有责任在乳腺癌防控领域先行示范。专委会需以科研创新为引擎,以基层能力为根基,打造全国标杆!”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吴波致辞
首届主委张文夏教授从申维玺理事长手中接过聘书,并郑重承诺:“我们将以‘整合资源、精准防控’为核心使命,全力推动五大重点任务落地!”
左:首届主委张文夏教授接受聘书 右:申维玺理事长
核心使命:聚焦五大战略方向
织密筛查网络
联动疾控中心、社区健康服务站及各级医院,建立“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管理机制,消除服务断层,实现防治无缝衔接。
推动标准落地
制定《深圳市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技术规范》,通过基层培训与质控督导,确保筛查精准性与同质化。
驱动科研创新
依托深圳科技优势,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探索AI影像诊断、基因风险预测等新技术应用,建立全市乳腺癌防控数据库。
普及健康防线
联合媒体、企业、社区开展科普行动,推广“早筛早治”理念,提升女性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夯实人才根基
定期举办技能培训与学术交流,重点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筛查能力,培育青年科研骨干。
张文夏主委在闭幕致辞中呼吁:“乳腺癌防控关乎千家万户幸福!让我们以专业与热忱,打造深圳乳腺癌早筛早治体系,建设健康之城!”并告知专委会未来行动:
资源整合:年内建成覆盖临床、超声、放射、病理的专家团队;
标准推广:完成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乳腺癌筛查规范化培训和筛查标准制定;
数据赋能:推动“深圳市乳腺癌防控信息平台”建设;
科普攻坚:每年开展百场社区健康讲堂,惠及超10万女性。